想喝咖啡~燒開水沖杯廉價的三合一,享受即時方便
或是~上咖啡廳點杯由價值不匪機器精製,享受氣氛品味
如果兩者的優點我想同時兼得呢?
為了滿足任性的消費者
雀巢推出Nespresso系列,下圖為C290。
它的前身C190曾獲得德國Red Dot紅點設計最佳產品獎(外型大致上一樣,C290功能更為進階)
C290的關鍵在於利用電腦晶片精準計算水溫與壓力,將所有可能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降到最低 ,這樣看來泡咖啡成功機率大幅提高了,而雀巢公司想做的還不只這樣,針對Nespresso系列研發出獨步業界的「咖啡膠囊」,這打破了咖啡常久以來的沖泡模式,這種創新至今無人能及,下圖就是咖啡膠囊。
它是狀似果凍的鋁質密封膠囊,每種顏色代表不同口味,裡面可是經過咖啡大師精心調製的咖啡豆,將豆子磨成粉後馬上封存在膠囊中,不怕香氣逸散,更不怕受潮,就像子彈放進彈夾一般,膠囊放進咖啡機後,機器會在上方(尖端)打三個孔注入熱水,同時在下方(扁平面)打上幾十個孔讓剛萃取的咖啡流出,如此一來舉凡溼度、粉末粗細以及剛剛所提的水溫、壓力,所有的變數,通通受到完美控制,人人都能煮出一杯完美的咖啡。
不費時超過三分鐘,不用親自磨豆擔心粗細,不用煩惱咖啡粉的分量,不用整理散落在桌上的粉末,不用清理惱人的咖啡渣,擁有大師的烘焙技術,一顆膠囊只要20元......
噢~多麼令人心動呀!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Q2.同上題的方法,提出新產品失敗的例子及成因。
上文所提的Nespresso系列,的確是咖啡沖泡技術的突破,榮獲德國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更是對於品質與創新的肯定,這樣的新產品(推出已有一段時間,但這技術目前仍為雀巢獨占,市面上無競爭者)真的成功了嗎?
無可諱言泡咖啡、喝咖啡是一種藝術,控制影響咖啡風味的種種變因,正是咖啡精采的地方;為什麼三合一咖啡至今無法打敗咖啡豆的市場,因為若我們把複雜的事物變的過於簡化,那我們同時也會失去過程中的樂趣。
「咖啡膠囊」當然比三合一高明多了,但是當我們體會過把豆子放進磨豆機按下開關的那一剎那,衝鼻而來的香味,挑起接下來所有沖泡過程的期待(而且一不小心還能滿足潛意識裡將豆子磨個粉碎、破壞的快感^^),接著坐下來一口口品嚐今天的味道與昨天有何不同,就算失敗,看著家人臉上詭異的表情,接著互相取笑一番,就算大師也偶有失敗呀!整理善後,還能享受溫熱咖啡渣中所散發出來的餘韻,這絕不是三分鐘內所能感受到的。
這也是為什麼Nespresso系列無法獲得廣大成功的原因,我們會發現購買此商品的客戶,多半是在辦公室、招待室或是對咖啡沒什麼特別感情的人使用,而家用客戶更是在家中早有其他咖啡機的情況下,購買此商品供早上出門趕時間時使用,當然你絕不會在咖啡廳中見到它的蹤跡;再者,雖然它的品質穩定且經過大師味蕾檢驗,大量生產風味一致,也因此失去了特色,而往往最精采最令人回味的咖啡,都出現在少量獨立烘焙的精品咖啡。
Nespresso系列成功於方便快速好清理,失敗於它壓縮了咖啡的內涵,而這樣的失敗,讓它終究只能成為咖啡文化中的配角。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Q3.產品生命週期與消費者對新產品採用過程有何關係?
產品生命週期可以區分為:導入期、成長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
消費者對新產品採用過程的各階段:察覺、興趣、評估、試用、採用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Q4.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採用過程在其他社會行為上是否有相似的例子?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Q5.如果一個人是產品,本篇內容來進行產品策略是否依然有效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